艺术生活网
广告
广告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文化 > 内容

电影如何突破“视听”迷思

时间:2022-10-27 18:58     来源:网络    阅读量:12805   

宫金平

电影自诞生以来,一直在技术层面追求变革、创新和突破。它这一百年来的进步似乎主要是在做一件事,就是让观众的观影体验更加真实,更加震撼,视听享受更加丰富细腻。

这条路的风险在于,接下来还能做什么?或许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画质,让声音更精致,或许是为了增加放映频率。而人类对感官欲望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,没有人知道它的上限在哪里,这就意味着电影创作者需要在这条技术迭代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大多数人其实分不清4K画质和8K画质的区别,也分不清加了两个声道后听觉效果是否有质的飞跃。至于一辆高速列车里人的脸能不能看清楚,好像没那么重要。再者,如果超过了人感官的生理极限,观众一旦习惯了,就会对细微的声音处理和细微的画面质感视而不见。

观众从来不会因为一部电影的画质不是4K,或者声音层次不够立体,或者放映频率只有每秒24帧而拒绝或批评这部电影。这说明我们对电影技术的探索,有时候只是一个自我成就的“神话”,它只感动了我们自己,而没有感动观众。

与电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电影的内容和讲述故事的方式似乎经常重复着同样的老调。考虑到“太阳底下无新事”,如今的电影和几十年前的电影一样,重复着人类的一些永恒主题或主题,比如爱情、战争、复仇、成长等。或许,正是因为电影的主题或题材难以取得革命性的突破,才使得电影创作者在技术上日益精良。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,电影就像月饼,馅料只有几种组合。但我们可以在包装上下功夫,让月饼礼盒更加时尚精致,让消费者暂时忽略或忘记月饼的味道。

当我们说电影只是我们生活的一种需要时,我们爱的是什么?是电影院的空间,观影的氛围,和别人谈论一部热门电影时有共同话题的亲密感,还是因为电影艺术上的创新,内容上的感动?

我们在电影院看一些商业大片的时候,可能会对华丽的画面无动于衷。我们抱怨的大多是人物动作莫名其妙的逻辑或者剧情发展的突兀;相反,当我们观看一部粗糙的电影时,我们可能会为人物的命运而哭泣。这说明我们需要电影,是因为我们渴望在电影中得到一些感动、启发、鼓励、安慰,或者警示、反思。可惜,这些情感体验,大部分是技术元素无法提供的。

电影不应该是我们视听迷恋的对象,只有精神需求才重要。这是最简单却最具挑战性的到达方式,即满足观众的深层需求,提供一种梦幻般的精神满足;或者说,在具有现实质感和情感真实性的氛围中,能给观众带来感同身受的情感满足和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。

本雅明曾认为印刷术的出现是某些艺术的灾难。因为,当一件艺术品可以被复制的时候,它就失去了真实性、距离感、崇拜价值和观照的可能性,从而失去了“魅力”。我们愿意去博物馆看原画而不是这幅画的印刷品,就可以证实这一点。电影的复杂之处在于,虽然它也是机械复制的产物,但观众从未先入为主地认为它没有“魅力”。因为一部电影的魅力和气场来自于它的内容和形式本身,与它的载体和播出媒介关系不大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有些电影近乎疯狂地追求视听效果,这不仅是放弃基本,也容易“把自己绑在茧里”。因为,极端的画面和声音、快速的剪辑节奏对观众形成视听轰炸后,在密集的视听语言或饱和的剧情容量的冲击下,观众会模糊现象和本质,逃避思考,成为困在电影院座位上的“洞穴囚犯”。

其实,影片所追求的“仿真”并不一定是为了给观众制造“身临其境”的错觉,而是为了在剧情发展和人物命运上营造一个感同身受的场域。观众也渴望从电影中获得身心愉悦,但这种愉悦应该来自于看到电影人物独特的故事甚至奇迹后的赞叹,以及看到“有志者事竟成”后的情感安慰和精神鼓励。如果说在娱乐片中观众需要做白日梦,那么在艺术片中,他们希望洞察生活的真相,洞察人性的深层细微之处,从人物的命运中得到很多回味,从而只需回眸,便可获得内心的启迪。这也再次证明,观众对电影的刚需来自于情感领域的触动和精神世界的呼应,而不是视听层面的瞬间眩晕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广告
广告